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41家公司发联名信!流动性难题待解 港股通门槛上演“罗生门”

  • 国际
  • 2024-10-25 08:42:03
  • 380
摘要: 港股中小市值公司面临流动性挑战,希望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近期,有41家港股公司向相关机构发出联名信,呼吁降低港股通门槛,...

  港股中小市值公司面临流动性挑战,希望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近期,有41家港股公司向相关机构发出联名信,呼吁降低港股通门槛,暂缓“出通”调整,并对已“出通”的公司做追溯调整;同时还要求支持港股18A公司直接进入港股通。

  上述公司希望降低港股通门槛的呼声并不意外。当前,通过港股通南下的内地资金已成为港股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降低门槛或者港股通扩容势必为上述公司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但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港股通整体门槛降低或直接纳入18A公司牵涉到支持科技创新、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通盘考虑和平衡市场多方利益,循序渐进地适时调整门槛。

  中小市值公司面临流动性挑战

  事实上,41家港股公司发出联名信的根本原因是在当前的流动性困境下,希望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据了解,在全球几大知名市场上,除了市值较大的公司外,其他中小型公司几乎都会在流动性方面遭遇挑战。以港股市场为例,10月23日,成交额最高的是美团,达87.64亿港元,其次是腾讯控股有62.57亿港元,再次是中芯国际有61.17亿港元。而除了这些明星公司,在当日,港股市场上有超过500只个股是0成交,其中的个股并非都是仙股,甚至包括一些市值在数十亿港元乃至上百亿港元的公司。

  而从18A公司来看,有7家公司的成交额超1亿港元,但同时有4家公司是0成交,有10家公司的成交额低于10万港元,有14家公司成交额在10万港元—100万港元,其他公司的成交额则在数百万港元到数千万港元不等。

  “这是全球市场的现象,20%股份获得市场80%的流动性。近几年强者愈强,马太效应愈明显。美元利率上升提高公司的融资成本,但龙头企业凭借自身更强的资产负债表,稳定而有增长的业务吸引大量机构参与,流动性增加,从而提升估值。另外,信息透明度、股票流动性、公司的竞争优势等都有影响。”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说。

  因此,41家港股公司发出联名信也并不意外,而纳入港股通的好处则是显而易见的。从今年的交投量来看,港股通为港股带来了不少增量资金,在港股市场中的影响力日趋明显。

  颜招骏分析,2018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068亿港元,港股通占比10.4%。而2024年年初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1264亿港元,港股通占比大增至31.0%,港股通资金已经成为当前港股市场主要参与者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被纳入港股通后,多数企业的交投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今年9月10日,港股通标的名单经过新一轮调整,包括阿里巴巴、知行汽车科技、顺丰同城和云音乐等33只股票被纳入港股通。市场数据显示,纳入港股通的股票当日平均上涨约1.2%,成交额也同比上升约177%。

  毫无疑问,降低港股通门槛,有助于解决中小市值公司一定的流动性问题。在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看来,降低港股通的纳入门槛在理论上是为了增加市场参与度,提高股票的流动性。流动性的提升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市场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从2022年至今,港股通纳入门槛下降约20%,这一措施可能已经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市场存在不同“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发出联名信的港股公司中,约有一半是港股18A公司。所谓18A公司,是指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后,在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

  颜招骏提供的数据显示,自港交所推出18A上市制度以来,累计有66家企业通过该特殊上市制度完成港股IPO,通过港股IPO募资超过1200亿港元。截至2024年10月20日,上市的66家18A公司仅有7家公司高于发行价,即89%的公司已经破发,且不少公司跌幅严重。与此同时,进入过港股通/拥有港股通持股的公司有39家,占比高达59%。以上意味着,不少投资18A公司的内地投资者已经亏损严重。

  因此,对于18A公司自动纳入港股通一事,市场有相当多不同的“声音”存在。数据显示,目前66家18A公司中,已有21家被纳入港股通,占比达31.82%。

  “业界的提议更多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因为生物科技公司在研发初期资金需求高,属烧钱行业,二级市场股价及估值太低会严重损害公司的融资能力,再而影响创新药研发进度。但从实际纳入情况来看,自2020年底两地交易所宣布将18A未盈利生物科技股票纳入港股通以来,目前18A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的比例已远高于其它港股纳入港股通的比例。”颜招骏说。

  在黄立冲看来,对于18A公司自动纳入港股通的提议,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影响、投资者保护、流动性需求和监管标准等多方面因素。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应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估,以确保任何决策都符合市场的整体利益。

  在颜招骏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将18A公司自动纳入港股通一定程度提升流动性,但对提升估值或股价表现没有必然关系。“截至10月18日,获纳入港股通的生物医药公司年初至今平均成交金额为1556万港元,远高于未获纳入港股通的生物医药公司的125万港元。但是获纳入港股通的生物医药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平均表现为-29.1%,差于未获纳入港股通的生物医药公司的-26.1%。因此,从数据上看,公司的股价或估值是否有提升空间,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研发能力、管线。”

  也有受访人士赞同进一步降低港股通门槛。蓝海资本董事长杨锋对记者表示,港股通的实际调出门槛为40亿港元,接近6亿美元,这个市值放在美国纳斯达克来看,已属于不错的公司,因此这个门槛不算很低。“无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大概都要维持在20%左右的交易量,如果按照40亿港元市值标准,把企业拒之门外,在当前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对企业是雪上加霜,未来就很难引导更多资金来支持港股的新经济。”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也认为,经过几年的调整,港股当前估值水平较低,市场进一步下行的风险相对较小,当前或许是推动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较好的时间窗口。

  门槛降低应循序渐进

  抛开18A公司直接纳入港股通的问题,对于当前港股通整体门槛是否合理的问题,受访人士都不否认降低门槛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但仍需要从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方面来综合评估。

  对于港股通的市值门槛,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6月以来,该门槛已下降了5次,从72.18亿港元下降至如今的57.4亿港元,下降幅度约20%。在实际情况中,根据LiveReport大数据测算,截至2024年10月16日,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需要达到约59亿港元,才可能在下次检讨中新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因此,港股通的实际纳入门槛为59亿港元左右,而实际调出门槛为40亿港元。

  针对联名信中有关于港股通门槛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香港交易所此前回复称,香港交易所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范围并优化相关机制。现行证券的纳入准则是根据两地相关监管机构和交易所之间的协定实施,因此任何变更均需达成共识。内地监管机构与香港交易所会不时检视互联互通的运作,积极探讨如何优化相关机制,这样方能使互联互通成为更具吸引力及稳健的渠道。

  颜招骏认为,当前的港股通门槛合理,监管机构需要在保障投资者权益与市场发展中取得平衡。同时,港股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成熟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或估值的增减已反映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及前景的判断。如果把门槛大幅降低,有可能令更多的基本因素较差的上市公司纳入港股通。在他看来,调整港股通门槛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41家公司发联名信!流动性难题待解 港股通门槛上演“罗生门”

发表评论